着汉服、赏刺绣、制香囊……仲夏夜,沪上这趟国风市集解锁文化度假新体验

发布日期:2020-06-22
2020年6月20日       来源:文汇       作者:许旸      



近年来,国风热潮兴起,“中国风”审美元素的文化产品备受年轻一代喜爱,传统复古美学何以在当下焕发活力?国潮时尚如何做到形神兼备?这个周末,中炜打击乐团一声铜锣响,醇厚悠远,“52仲夏”国风市集在上海虹口区多伦路文化名人街鸣锣开市。加上端午节小长假每日16:30-20:30,国风市集解锁了沪上文化度假新选项,不仅带来“买买买”的快乐,也令人感受沉浸式文化体验和科技交融的魅力。

少府巷、翰林院、云韶院、新三坊、光禄坊等古色古香的摊位对应特色主题,这些名称取自唐朝一些地名或官府名称,市集对其进行了现代化演绎。“掌柜”们身穿汉服,手持摇扇穿梭错综的宽窄巷道、穿越感扑面而来。美食好茶、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云集其间,不少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纷纷驻足打卡,人气颇旺。







说起“少府巷”,少府在古时是为皇室管理私财和生活事务的职能机构,取自“山海,天地之藏,宜属少府”(《汉书·食货志》)。由此可见,少府里藏有不少奇珍异宝。本次市集的“少府巷”,为逛市集的市民游客准备了国术大师葛军的紫砂、 高科技的古法珍珠霜、防疫用的“小状元” 洗手液、端午节辟邪的香囊,精致小物件也为日常文化消费注入新活力。

“翰林院”中的“翰林”,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层次最高的士大夫群体,端午香囊制作等极具传统节日特色的活动,让节日习俗继续在现代生活中流转。“52仲夏”模拟“私塾-翰林”形式,开设科学类、文化类、外语类、非遗类等多样化课程,家长可预约不同课程,陪伴孩子度过夏至文化节。“云韶院”则是唐代宫中教习流行歌舞的场所之一,“云韶”取自黄帝《云门》和虞舜《大韶》,后泛指美妙的宫廷音乐。徜徉市集的“云韶府”,市民可以领略诗词歌赋和琴棋书画之美。







如何在现代的仲夏之日体验到古时之乐?“结交有味贫何害?薄酒虽村饮亦豪。”市集也是交朋友的最佳场所,遇上知己自然要在“薄酒肆”小酌几杯薄酒,畅谈几句人生;雄黄酒更是彰显了端午佳节的节日特色。自魏晋南北朝开始,“光禄卿”以皇室膳食为专职,“卿掌祭祀、朝会、宴乡酒醴膳羞之事”,本次市集“光禄坊”是品尝美食的天地,牢牢抓住来宾们的舌尖。

沉浸式国风文化体验,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的传承与延续。比如市集里的“新三坊”就是指“画坊”“乐坊” “绣坊”,既有书画互动体验,还可领略刺绣之美、音乐之乐。市集现场,上海书法家协会的“老法师”坐镇“私塾”,为喜欢挥毫的市民提供专业指导。展示区内还有一项酷科技——发热挂毯,这是来自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科研成果,采用特制材料将壁画表面进行处理,使壁画耐热防水,并有发热取暖作用。当你泼墨之后,想装裱一下,“发热挂画”接受定制,用这种方式,既能赏玩,又能取暖。





诗词歌赋里,关于古代服饰的佳句数不胜数,其中汉服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体现,承载了中华民族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工艺美术。市集的另一亮点正是汉服展示,上海戏剧学院汉服社陈列了精美绝伦的唐朝服饰,带游客“梦回大唐”,感受唐风的延续和传承。从现场唐制汉服来看,其特征是交领、右衽、系带,唐装的代表有齐胸衫裙、唐圆领袍、交领襦裙等。唐装中的妇女上衣种类一般分为襦,袄,衫——襦是衣身狭窄短小的夹衣或棉衣;袄长于襦而短于袍,衣身较宽松,也有夹衣或棉衣;襦、袄有窄袖与长袖两类。

据悉,本次市集由虹口区委宣传部、虹口区文旅局、虹口区文创办,上海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东浩兰生集团、上海市工艺品珠宝首饰进出口有限公司打造。为了让汉服爱好者也能感受夜经济的美丽,市集特设名为“碰碰运气”的摊位,“掌柜”来自沪上不同地区的汉服爱好者。开市的7天里,“碰碰运气”每日都会有不同掌柜带来的不同展品。不少热爱国风的年轻人在市集里流连忘返,换上了市集主办方准备的汉服,选择将古风造型印制在杯子上,在“市集广场”投壶、许愿,在“非遗馆”体验红木微雕、宝葫芦、虎头鞋、手工兔子灯等虹口非遗技艺。

除了各式摊位,市集还有11米长“书画同源”展,“书画同源”是中国书画术语,指绘画和书法源于一处,都是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推荐的海派旗袍匠人刘美玲以旗袍为载体,绘制了中国传统士大夫绘画主题“梅兰竹菊”,上海中华书画协会推送的平均年龄10岁的小朋友的书画作品一起展出,意欲展现国风在当代的发扬。

图片:主办方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