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产业发展使命还要不要?转制科研院所经历市场历练后将迎来更精准发展定位

发布日期:2015-05-06

2015年5月5日       来源:文汇报  12版        记者   许琦敏

自1999年企业化转制以来,有大量曾经背靠各大部委的行业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被迅速推向市场。在市场风浪的翻滚挣扎中,它们有的被无情淘汰,有的生存下来。但“身份疑虑”始终在这些机构的科研人员心中挥之不去:“掌握核心技术、引领产业发展、为行业服务”的使命究竟要不要?

最近出台的《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对于承担较多行业共性科研服务的转制科研院所,可组建成产业技术研发集团;推动以生产经营活动为主的转制院所深化市场化改革,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或整体上市,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推进产业技术联盟建设;而对转制院所中基础研究能力较强的团队,在明确定位和标准的基础上,可引导其回归公益。

这意味着转制科研院所经历了多年市场历练后,将迎来更精准的发展定位。然而,这些年人才流失、研发投入不足、行业服务能力减弱等问题,令这些曾经的大院大所对未来发展充满希望的同时,也难免忧虑。

找回“引领行业”使命感

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咨询服务,谁最合适承担这样的任务?对科研稍微熟悉的人,立刻就会想到行业协会以及行业应用类研究所。

站在国家与行业技术发展前沿,掌握核心技术,以研发行业共性技术、制定行业国家甚至国际标准为己任,技术开发类研究所曾经为我国各大产业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但由于长期“国家养”,使这些院所出现了创新乏力的症状。1999年,我国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开始企业化转制。

上海电科所集团董事长陈平说,转制之后,科研人员心里最放不下的就是“引领行业,服务行业”的使命感。“作为一个研究所,不能将自己完全等同于市场中的一个企业。”他说,所以电科所在转制后,一部分部门去开拓市场,另一部分则坚持研发,为行业企业提供新产品研发、产品检测和技术咨询等服务。

电科所很努力,也很幸运,因为当时电器行业对技术服务需求比较强,使它渡过了最初的生存难关,并不断触碰前沿技术,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电机系统节能等领域都有所作为。但更多转制科研院所却蜕化成了一家家不大不小的企业。

“这其实是一种浪费。”上海材料研究所所长朱德祥说。过去十几年,他在多个转制科研院所担任所长,清晰地看到这种缺失带来的问题——它们不仅丧失了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的功用,反而封闭技术,采用作坊式运作,与行业内企业进行低水平竞争。

他说,“如果它们可以持续当年的行业服务地位和能力,那么如今的小微企业就有可能从中获取更多的技术输出与支持。”当然,转制院所也应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以更加开放的心态面对新的产业态势和市场需求,把最强的技术贡献出来,参与更高层面的创新,积极服务行业发展或扶持中小企业甚至创业企业的发展,融入新兴产业。根据《若干意见》的提法,今后这部分功能将回到一部分转制科研院所中,无论对这些研究所找回自己的身份认同,还是对相应行业的发展,都有积极意义。政府应大力支持转制院所的科技创新活动,为科研院所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和行业发展提供资金补助。

技术“吃老本”亟待改变

技术“老本”消耗殆尽,新生技术研发却投入不起,这可以说是不少转制科研院所最发愁的问题之一。这意味着再不改变现状,它们将面临发展后继乏力的困窘。

上海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王珏明告诉记者,过去各部委每年都有大笔固定投入,以更新设备、开展研发。但在转制之后,科研院所为了生存,就动用技术积累去开拓市场,但“吃饱饭”之余,能再投入研发的经费实在微乎其微。

计算所于2001年注册成企业后,如今已繁衍成一个拥有七八家子公司的集团式企业,并发挥行业影响,成立了一些行业联盟。“但这些年,我们规模发展一直有限,研发力量薄弱,技术‘吃老本’是一个重要原因。”他说。

朱德祥也有同感。“由于原先国家提供的保障和支持经费减少,转制研究所的吸引力无法与高校、中科院,甚至企业、地方研究所竞争,高端人才流失严重,无力再开展更多需要大量前期投入的研发。”

“《若干意见》中提出,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推进产业技术联盟,就是一条值得尝试的道路。”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钮晓鸣说,创新是一条很长的链条,寻找资本和开拓市场本就是科研院所的弱项,因此作为第三方服务机构,产研院正尝试通过“创新伙伴计划”,把投资人、技术研发者、企业等创新各环节的主体聚拢过来,结成联盟,共同将某一技术推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