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孤岛”,为成果转化加力——代表委员谈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三)

发布日期:2015-03-11

2015年3月11日      来源:解放日报  01、07版      记者  王海燕

本报特派记者 王海燕

访谈嘉宾: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上海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朱志远

种下转化“基因”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谈到,要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使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怎么理解这个“孤岛现象”?

朱志远:“孤岛”现象,说的就是我们遇到的科技与经济呈现“两张皮”的严重现状,这是一个形象比喻。“孤岛现象”不解决,科技创新的源头活力就很难释放出来,创新成果就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们的现状是,“孤岛”上的科技生态呈一个自我循环的封闭体系。虽然在关键点有一些突破性的科技成果,但光靠岛上的人输送,还不足以承载。

记者:如何改变“孤岛”的封闭现状,把那些突破性的科技成果运出去?

朱志远:我觉得,最好把这个岛变成“半岛”,这比单纯地架桥、造隧道要好,桥、隧道有时还要堵塞呢。

目前,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还不足,我们能拿得出的科技成果还很少。要打通“孤岛”,关键一点是要调整科技创新的价值导向。应该看到,现在已经不同于百年之前,科学研究不仅仅局限在实验室,而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这也是当今科技活动很重要的一个发展趋势。哪怕是最基础的技术研究,都包含有“运用”导向。这两年的诺贝尔奖,都颁给了那些充分反映科技对人类文明有促进作用的项目。比如,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蓝色发光二极管(LED),这个发明在同行看起来领域很窄,产生的现实效益却是巨大的,因为蓝色发光二极管的诞生补齐了光谱,使得白光LED成为可能,最终走入千家万户。

对科技人员来说,就要确立这样的价值导向。有了这个价值导向,你的创新点就会凝聚到有运用价值的前沿领域。你的科研成果就拥有这样一种“基因”。一旦研制成功,就能为某个产业提供关键的科技支撑。

记者:你所说的“基因”是指什么?

朱志远:这个“基因”就是你的方向选题,要具有潜在运用的价值。因为职称评定考核等原因,不少科研人员很重视第一步的成果,发表论文后,研究就止步了。很多科技成果的运用价值就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应该说,在科学研究中,从0变成1,是很大的进步。但后面的2、3、4,对科技创新来说,同样也很重要。最近美国斯坦福大学在量子计算机方面取得突破,突破点就是基本代码的稳定性,能在0.1秒实现一分钟的运用价值,这就是在运用领域的继续追踪。

这个“基因”是有生命力的,也有规律可循。打通“孤岛”,不能只靠外界,初始就要注重培育这个“基因”,要有“走出去”的意愿,有运得出去的东西。否则,别人即使把路和桥都铺好了,你还在原地埋头耕种。

“架桥”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

记者:产业链和创新链有不同的规律,前者追求快速复制,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价值;而后者追求原创性,对复制缺乏兴趣。打通“孤岛”,如何把这两个“链”结合起来?

朱志远:科技成果有了前面所说的“基因”,要长成“细胞”和“生命体”,还需架好桥,把这两个链有效嫁接起来。

而要使得这座桥变得更通畅,把岛上有价值的东西运出去,还需一支专业化队伍,一支严格的技术评估、项目评审的专家咨询队伍和评估规范,也就是我们说的科技中介服务。国外有很多成功经验,比如以色列希伯来大学,设有成果交易、知识转移中心,就是通过一支百多人的专业团队,把学校的技术成果有效地转移出去,每年的转化成果率非常高。

记者:相比之下,我们的“架桥”情况怎么样?

朱志远:这是我们比较薄弱的环节,算是“短板”。我们也有产学研对接,但很多是自发、随机的,比如企业家与科研者的一次偶然谈话,促成了一桩合作。我们号称也有做技术转移的团队,可是专业化水平不高。这样的科技中介专业团队,属于复合型人才,且领域细分。他懂得这个行当的价值在哪里,能够发现技术缺陷,可以把不同领域的项目拉拢在一起,他的角色就是“架桥”的人。而这个领域的人才是我们欠缺的。上海就要吸引这样的高端人才,通过这样的中介服务,来铺设桥梁、构建隧道。

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科技中介服务就似“催化剂”,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如果发展不充分,创新链的几个要素就串不起来,很难把科技成果从岛上很好地筛选出来。

科技金融要有长远观念

记者:在科技成果转化的各个链条中,“资本”处于什么角色?

朱志远:创新是要烧钱的。把“孤岛”打通,要有成系统的科技金融,尤其是风险投资这块。我们带有国有属性的风险投资,大多缺乏长远的观念和布局,缺少真正意义上的风险投资意识。往往年初投下去,年底就要见收益。比如第一年投下去5个项目,第二年没见收益,账上就很难看,负责人就会有压力。也许,等到第三年就能赚了。可是,谁能等到第三、第四年,谁能担当起这个事。要知,短线是赚不了大钱的。而民间这块风险投资也不充分,很多企业家很乐意投项目,可因为缺乏专业团队和科技中介服务,影响其投资意愿。金融是上海的优势,上海的资本环境是很活跃的。可是目前这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很好地发挥,还有很大的施展空间。

科技成果从一个“基因”、“苗子”,最终变成一个“巨人”;从中试规模做到工业规模的示范,这个过程只能由企业来做来担当。目前,上海产研院推出“创新伙伴计划”。所有项目都是上海产研院与企业共同商讨后确立,体现以产业为牵引的导向。创造条件让企业和科研院所直接对接,就是激活企业的创新活力,发挥企业在科技转化中的主体作用。这是一个路径。

记者:串起整个创新链,哪个要素最关键?

朱志远:上面提的诸多要素中,谁能把这个创新链串起来,是政府?是市场?还是文化环境?都不见得。

“孤岛”那边过来的东西,能否迅速长起来,要看有没有好的政策环境。而政策始终感觉还是差一口气。比如中央和地方关于科技成果的政策协调性是有差异的,有些政策在某一个点上可以施行,但在一个面上却无法推开,这就无法形成好的政策红利。

而这块也有了新进展,目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案》草案已提交一审,草案在政策上有一系列的突破,意在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各个链条。总之,打通这个“孤岛”,非一朝一夕之功。 (本报北京3月9日电)